2025/06/03

從小米到AirPods:我們生活中的「山寨」現象

你有沒有想過,當你拿起手邊的小米電動牙刷、淘寶上買的平價耳機,或是某個不知名品牌的充電線,這些東西背後藏著什麼故事?「山寨」這個詞,總讓人聯想到廉價、模仿,甚至有點不光彩的感覺。但說真的,山寨品早就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,從手機配件到家電,甚至連高大上的AirPods都有山寨版!它們便宜、好用,有時甚至「長得跟正品一模一樣」,但背後的邏輯卻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。為什麼山寨品能席捲市場?它們真的只是「低端模仿」,還是另有生存之道?今天就讓我們來拆解這個現象,順便聊聊我最近買AirPods Pro 2的真實體驗,還有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山寨品背後的秘密。

地球磁暴51小時!揭開宇宙風暴的真相與影響

最近,中央氣象署發布太空天氣特報,提到一場持續51小時的強烈磁暴席捲地球,引發不少討論。什麼是地球磁暴?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的情節,卻真實地影響著我們的科技與生活。從衛星導航失靈到無線電通訊中斷,甚至有人說頭痛、疲憊可能都與磁暴有關!這不禁讓人好奇:這場宇宙風暴到底有多大威力?對我們現代人來說,真的是「隱形危機」還是「無感事件」?我對媒體報導總是抱持幾分懷疑,於是決定深入挖掘,從科學角度拆解磁暴的真相,並檢視它對人類與科技的實際影響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場宇宙風暴的神秘面紗!

破解孫子兵法(七):資訊時代的策略新生

引言:提到《孫子兵法》,很多人還是會覺得這是策略界的「武林秘籍」,從古代將軍到現代CEO,誰不愛引幾句「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」來顯得高深莫測?但現在是2025年,資訊像颶風一樣席捲而來,戰場和市場的規則早就今非昔比,孫子的老套路還能通吃嗎?我看很難說!今天我們再來把《孫子兵法》的幾個核心觀念拿出來翻攪,用資訊時代的視角把它們拆得乾乾淨淨。準備好加入這場「兵法最終拆解」了嗎?來吧,讓我們給孫子來個策略新生!

AI工程師觀察孩子的成長

如果說,過去十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,是成功訓練一個圖像辨識模型,那麼,這兩年讓我真正驚嘆的,不是工作上的突破,而是家裡那個小小的生命:我的女兒。當年我們為了教AI分辨貓和狗,丟了上萬張圖片、調了無數次參數,才能讓準確率勉強上升幾個百分點。但女兒呢?從看到第一隻真正的狗,到能分辨各式各樣的貓狗,只用了短短半年、不到二十個樣本。這不禁讓我開始思考: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制,和我們以為的、以及我們設計給AI的那套邏輯,是不是根本不一樣?今天,就讓我從一個AI工程師、也是一個新手爸爸的角度,來聊聊這個讓我震撼的小故事。

川習熱線的幻象:當政治體制差異成為對話的絆腳石

每當美中關係緊張升溫,媒體總會報導「川普與習近平即將通話」的消息,彷彿這通電話能解開所有糾結的問題。然而,這樣的期待是否現實?

近日,中央社報導指出,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本週進行一對一通話,試圖緩解雙方在貿易與科技領域的緊張局勢。然而,回顧過去的經驗,這樣的通話往往未能帶來實質性的突破。

2025/06/02

當無人機如蝗蟲般遮天蔽日,戰爭的樣貌已徹底改變

想像一下,深夜裡,117架無人機從卡車上的木箱竄出,悄無聲息地飛向俄羅斯五個州的軍用機場。這不是科幻電影,而是2025年6月1日烏克蘭「蜘蛛網行動」的真實場景。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被炸得措手不及,損失據說高達34%的Tu-95與Tu-22機隊。這場堪稱「俄版珍珠港」的襲擊,讓我們不得不正視:無人機已經重塑戰爭的規則。但這真的無解嗎?我們總以為傳統防空系統能抵擋一切,可當無人機如潮水般湧來,昂貴的飛彈和高射炮還夠用嗎?別急,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場新型態戰爭的真相,以及那個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秘密武器——雷射。

為何川普針對哈佛國際留學生?背後的國安、言論與權力博弈

想像一下,你好不容易考上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,背著行囊準備飛往美國,結果卻收到一封冰冷的通知:你的學生簽證被拒了!原因?不是因為你成績不好,也不是因為你申請材料有問題,而是因為哈佛大學和美國政府槓上了。這場風波的背後,牽涉到川普政府、國土安全部、哈瑪斯、反猶太爭議,甚至還波及中國留學生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為什麼一所世界頂尖大學會被政府「斷糧」,連帶讓國際學生的夢想泡湯?這篇文章將帶你抽絲剝繭,看看這場大戲的來龍去脈,還有背後的權力博弈與價值衝突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從頭說起!

台灣交通法規的荒誕劇:輿論主導下的立法亂象

你有沒有開車經過一條寬敞到像是高速公路的道路,卻發現速限牌子上寫著50公里/小時,當下腦袋一片問號?或者聽到某個交通事故上了新聞,隔天政府就宣布要改法規,像是被輿論牽著鼻子走?這就是台灣交通法規的日常——一個被單一事件和媒體熱度綁架的荒誕劇場。每次有重大事故,政府就像被按下緊急按鈕的機器人,急著推新規定、加紅綠燈、降速限,卻很少問:這些措施真的合理嗎?會不會只是治標不治本?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現象,看看為什麼台灣的交通法規總是「輿論越大,改得越猛」,卻讓道路越來越亂。

交通安全的迷思:從越南富國島到台灣的觀察

你有沒有想過,交通安全這件事,真的只是多幾個紅綠燈、多幾個警察,就能搞定的?前陣子我去了越南富國島,這個熱帶小島美得像畫,卻讓我對「交通安全」這四個字有了全新的思考。島上汽機車多到像螞蟻搬家,紅綠燈卻少得可憐,兩隻手的手指頭都數得完。過馬路時,別指望車子會停下來讓你,當地人的生存法則是:閉著眼睛、保持等速走,汽機車就會像水流一樣,自動繞過你。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在玩命?但神奇的是,這種詭異的「滑順感」居然行得通!反觀台灣,紅綠燈滿街都是,警察和測速照相機無處不在,還有獨步全球的「檢舉達人」文化,卻還是車禍頻傳。這讓我不禁想問:我們追求的交通安全,到底是不是一場迷思?

破解孫子兵法(六):資訊時代的策略突圍

講到《孫子兵法》,不少人還是會眼睛一亮,覺得這本古書簡直是策略界的聖經,隨便一句「未戰而廟算勝」都能讓人點頭如搗蒜。但說真的,現在是2025年,資訊像病毒一樣傳播,市場和戰場的遊戲規則早就天翻地覆,孫子的老智慧還能跟得上嗎?我看有點難!今天我們再來挑戰幾個《孫子兵法》的核心觀念,用資訊時代的放大鏡把它們翻新一遍。準備好加入這場「兵法突圍戰」了嗎?走,一起把孫子拆得明明白白!

人口負成長社會的挑戰:我們是否該重新定義「成長」?

「成長」這個詞,聽起來總是讓人心情振奮。經濟成長、人口成長、收入成長……似乎一切美好,都建立在「越來越多」的基礎上。但當我們站在今天這個時點——低生育率、人口負成長、老化社會已成為全球趨勢,或許是時候問自己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了:我們是否該重新定義「成長」?如果「更多」已不再是常態,那麼,什麼才是未來值得追求的目標呢?

減肥就像理財,不一樣的減肥思維

減肥這件事,常常讓人聯想到理財。有人說,運動就像「開源」,飲食控制則像「節流」。的確,當我們試著透過重訓或跑步來燃燒卡路里,感覺自己像是加薪了,能夠消耗更多熱量。但真實的狀況卻是:如果沒有同時控制飲食,這些「新增的收入」往往很快就被「額外的花費」抵消掉。 我自己長期觀察周遭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