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問,美國國債都已經「零利息」了,
那還買它幹嘛?乾脆直接持有美金不是更實在?
同樣下班漫長通勤過程,跟AI聊天統整出的結論。
很多人會問:既然美國國債不付利息,那我為什麼不乾脆把錢握在手上?不但隨時可用,還不用等到期,直覺上好像比較划算吧?
但事實上,現金和美債,看似一樣,實際上地位差很多。
首先,現金是「可馬上花」的錢,但它擋不住通膨的侵蝕。
你今天手上有 100 美元,能買 8 桶汽油,但三年後,也許只能買 6 桶。
你沒花掉這 100 元,但它的「購買力」已經變小。等於你守住了數字,卻守不住價值。
那無息的美債呢?雖然它不會幫你生利息,但它扮演的是另一種角色:安全與信任的載體。
這 100 美元的美債,就像是一份保證書,來自世界最強信用的國家──美國政府。
它不只保本,還能被拿去當抵押品、交換工具,甚至是國際金融市場上的「通行證」。
再說得更直白一點:現金是你自己放口袋的錢,美債是你把錢放進一個世界公認的保險箱。
雖然兩者都不會變多,但美債更不容易「變少」,特別是在市場動盪、信心崩潰時期。
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也有一樣的考量。像是日本、德國、台灣的央行會大量持有美債,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為了存錢、穩定經濟。
除了保值避險,還有一個更實際的目的:調控匯率。
當一個國家出口多、賺進大量美元,如果直接把這些錢拿去花,會讓自己的貨幣升值,對出口反而不利。
所以很多國家會選擇「把外匯拿去買美債」,一方面是儲備資產,一方面也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的手段。
最後總結這一切:
現金,是錢;但美債,是能守住你錢價值的信任證明。
但話說回來,每一種資產都有其風險與適用情境。
本文僅為概念說明與知識探討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人仍應依自身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審慎評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