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6/06

破解孫子兵法(十,最終篇):資訊時代的策略新生機

提起《孫子兵法》,很多人還是會覺得這是策略界的「無敵寶典」,彷彿隨手甩一句「凡戰之道,未戰而先謀」就能讓對手聞風喪膽。但現在是2025年,資訊像閃電一樣傳播,戰場和市場的遊戲規則早就變得面目全非,孫子的老套路還能橫行無阻?我看很難!今天我們再來把《孫子兵法》的幾個核心觀念拿出來剖析,用資訊時代的視角把它們翻個底朝天。準備好加入這場「兵法新生機」的挑戰了嗎?走吧,讓我們把孫子的策略再翻新一次!

凡戰之道,未戰而先謀

孫子說「凡戰之道,未戰而先謀」,強調戰爭前要謀劃周全,勝負在開打前就已決定。古代這招很厲害,像諸葛亮的隆中對,提前布局三分天下,幫劉備站穩腳跟。但在資訊時代,過分依賴「先謀」可能讓你錯失良機,因為環境變化太快,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。

舉個真實案例:2023年某遊戲公司花數月策劃一款新遊戲,試圖「先謀」市場需求,結果發行時,玩家喜好已被AI驅動的短影音平台改變,遊戲徹底撲街。軍事上也類似,俄烏戰爭中,俄軍的長期作戰計畫被烏克蘭的即時情報和靈活戰術打亂,精心謀劃變成空談。孫子的「先謀」,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,容易變成「謀了也白謀」。

與其過分依賴「先謀」,不如採用「邊謀邊行」。現代策略講究的是即時數據和快速迭代。像TikTok,靠演算法即時分析用戶行為,隨時調整內容策略,遠比事前長篇大論的謀劃有效。先謀?不如邊打邊謀,保持靈活應變。

凡軍之所欲擊,必先知其守

孫子說「凡軍之所欲擊,必先知其守」,意思是要攻擊敵人,必須先摸清對方的防守弱點。古代這很管用,比如韓信的井陘之戰,靠探查敵軍防守漏洞一擊得手。但在資訊時代,摸清「守」並不容易,因為對手的防守可能被假情報掩蓋,或者根本是動態變化的。

想像一個寓言:你派偵察兵去探敵營,結果對方用虛假數據和AI生成的假影像誤導你,讓你攻錯目標。真實案例像2024年某金融公司,試圖分析對手的投資組合漏洞,結果被對手故意洩露的假財報誤導,投資失利。資訊時代的「知其守」,常常變成「知了也未必真」。

與其費力探查對手的「守」,不如強化自己的「攻」。現代策略講究的是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。像Apple的生態系統,靠硬體和軟體的無縫整合,讓對手就算知道它的「守」也無從下手。知其守?不如讓自己的攻勢無可匹敵。

凡戰之道,貴於謀定而後動

孫子說「凡戰之道,貴於謀定而後動」,強調行動前要謀劃完善,確保萬無一失。古代這很有效,比如諸葛亮的草船借箭,靠精密謀劃一舉成功。但在資訊時代,過分追求「謀定」可能讓你錯失先機,因為環境變化太快,等你謀定,機會早就跑了。

想像一個寓言:一家公司花半年制定完美行銷計畫,結果市場潮流被短影音平台改寫,計畫還沒執行就過時了。真實案例像2023年某飲料品牌,精心策劃一款新品上市,卻因為X平台上的一場病毒式迷因改變消費者喜好,計畫全泡湯。孫子的「謀定而後動」,在資訊時代容易變成「謀定而動不了」。

與其追求謀定,不如採取「邊動邊謀」。現代策略講究的是試錯和快速迭代。像Spotify,靠即時數據分析用戶喜好,隨時調整推薦清單,根本不用等謀劃完美。謀定而後動?不如動起來再謀,速度決定勝負。

凡用兵者,欲其不備

孫子說「凡用兵者,欲其不備」,意思是要攻擊敵人時,挑對方毫無準備的時機。古代這很厲害,像韓信的暗渡陳倉,趁敵人不備一擊得手。但在資訊時代,敵人很難「不備」,因為監控技術和即時情報讓一切都無所遁形。

看看真實案例:2024年某企業試圖在競爭對手「不備」時推出新產品,結果對手的AI監控系統早已捕捉到市場動向,提前推出類似產品,搶走風頭。軍事上也類似,俄烏戰爭中,俄軍試圖趁烏克蘭「不備」進攻,卻被衛星和無人機情報提前暴露,行動全盤失敗。孫子的「欲其不備」,在資訊透明的時代,變成了「備與不備都一樣」。

與其等待對手不備,不如創造自己的「先機」。現代策略講究的是主動引領市場或戰場。像Tesla,透過公開的技術創新和品牌願景,逼對手跟著它的節奏走,根本不用等對方「不備」。欲其不備?不如讓自己永遠是主動方。

凡用兵之法,欲戰必先量力

孫子說「凡用兵之法,欲戰必先量力」,意思是開戰前要先評估自己的實力,確保有足夠的能力應對敵人。古代這很管用,像三國時的曹操,總是在出兵前仔細盤點兵力和資源,確保不打無準備之仗。但在資訊時代,單純「量力」已經不夠,因為實力的定義變得複雜,數據的真假和動態變化讓評估變成難題。

舉個真實案例:2024年某新創公司評估自己的資金和技術實力,覺得可以挑戰市場龍頭,結果沒料到對手用AI生成假數據,誤導了市場分析,導致新創公司高估自己、低估對手,推出產品後迅速失敗。軍事上也類似,俄烏戰爭中,俄軍以為自己的裝備和兵力占優,卻沒算到烏克蘭的國際支援和即時情報,讓「量力」變成空話。孫子的「先量力」,在資訊迷霧的時代,容易變成「量了也白量」。

與其執著於事前量力,不如打造「動態實力」。現代策略講究的是快速適應和資源重組。像Shopify,靠靈活的電商平台和即時數據分析,隨時調整策略,無需事前精確量力也能應對市場變化。欲戰必先量力?不如讓自己的實力隨時能「變形」,應對任何挑戰。

孫子兵法,該擁抱新機

《孫子兵法》在古代是策略的無敵寶典,但到了2025年,資訊透明、數據驅動的時代,它的許多觀念已經顯得有些掙扎。先謀被即時迭代取代,知守被假情報顛覆,速勝被長期策略超越。我們不是要否定孫子,而是要用資訊時代的思維,讓策略迎來新的生機。

下次有人跟你說「《孫子兵法》永遠是王道」,你可以笑著回一句:「王道?2025年的戰場,得有新機!」

這一系列的文章主旨並不是批評古人留下的智慧,而是讀書的過程中,應重新思考,不要讓知識停留在書本中。

沒有留言:

為什麼你明明沒空,卻還是答應幫忙?

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嘴巴答應「好啊,沒問題」,但心裡卻在吶喊:「完了,我根本沒空啊!」?明明行事曆滿到不行,卻還是對別人的請託點頭如搗蒜。不是因為你有時間,也不是因為你特別熱心,而是因為一種潛藏的心理機制在作祟——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讓你不小心「超支」的心理帳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