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AI能寫文案、畫圖、甚至寫程式,有些人已經開始擔心:「我的工作是不是快被取代了?」但也有人用AI,大幅縮短工作時間,甚至做得更好。
真正的問題不是「AI 能不能取代你」,而是——你知不知道怎麼用它,創造出你自己的價值?
在洗衣機發明之前,家庭主婦每天約有 70% 的時間都花在洗衣這件事上。人們滿心期待,當洗衣機普及後,這些辛苦的工時會被大幅減少。但出人意料的是,洗衣機的出現並沒有真正減少家庭主婦的忙碌時間。相反地,她們的時間很快被其他「新任務」填滿,例如更多的家務、更高標準的整潔要求,甚至是社交壓力所帶來的「完美家庭生活」。
這個小故事,其實正巧說明了我們今日面對 AI 時代的核心問題:人類不會因科技被取代,反而會不斷創造新的角色與價值來適應變化。
AI 無所不能,但人們不一定會用
網路上總是充斥著各種「AI 能做什麼」的案例,例如協助撰寫文案、快速產出短影音腳本、構思社群行銷策略等等。聽起來很厲害,也很實用。許多人說,聰明人只要把想法餵進去,就能讓 AI 產出無限可能。
我嘗試把這樣的應用分享給一位從事電商的夥伴,展示如何用 AI 生成有趣的文案與腳本。我自認為產出的是很有創意的內容,但他的反應卻是冷冷一笑,毫無共鳴。直到現在,他也沒有真正將 AI 導入到他的日常流程中。
這讓我意識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許多人不是被 AI 打敗,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始使用 AI。 很多產業的思維方式早已固化,他們無法看見工具背後潛藏的可能性。
被 AI 解放的,不一定是你的「價值」
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,我深刻體會到 AI 對工作流程的顛覆。我本身偏好模組化的程式設計,會花大量時間優化每一段邏輯,100 行程式碼,可能就會耗上一整天,甚至更久。這種全心投入、追求極致的過程,是我工作上的日常。
但現在,AI 可以在 30 分鐘內 幫我生成一個品質超過 95 分的模組,不僅快速、精準,還常常能提出我沒想到的細節。比起過去,一樣的結果,現在只要原本 1/16 的時間。
這不是讓我失業,反而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我的「核心價值」。不是那些可以標準化的部分,而是那些無法被定義、不能被取代的創意思考與策略設計。
把簡單變複雜,才是真本事
有一句話我很喜歡:「程式設計師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沒工作。」 其實這句話也適用在各行各業。我認為在這個 AI 當道的時代,如果你是那個把複雜事情變簡單的人,你就容易被取代;但如果你能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,甚至讓它產生新的可能,那你就仍然不可取代。
那些真正無法被取代的技能,是抽象的、跨領域的、充滿不確定性的。像是創意發想、人際溝通、策略規劃、價值判斷、倫理思維,這些都不是單純靠演算法能完成的。
小結:未來屬於懂得駕馭 AI 的人
AI 不會取代你,但會取代不會用 AI 的你。
未來的職場並不是人類 vs AI,而是 會用 AI 的人 vs 不會用 AI 的人。洗衣機只是工具,AI 也是。重點不是工具多厲害,而是你有沒有看見它帶來的新角色與新可能。
如果你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那麼試著問問自己:你每天重複做的事,有哪些其實可以交給 AI?然後,再問自己:被 AI 節省下來的時間,你打算拿來創造什麼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