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?我們常說「我只是想找人聊聊」,但說到底,更多時候,我們其實不是在「找共鳴」,而是在尋求「認同」。你發了一段抱怨同事的貼文,其實心裡最怕的不是沒人回,而是有人反駁:「其實你也有錯吧。」這時候你可能馬上收回貼文,或乾脆封鎖對方。
你好,我是HC! 一名軟體工程師,也是一位熱愛觀察世界變化的國際趨勢愛好者。 這裡分享我的旅遊紀錄、生活經驗,也深入探討全球最新的大事與國際局勢評論。 從科技、心理學、經濟到地緣政治,我希望用清晰的觀點,陪你一起理解這個變化劇烈的世界。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啟發,歡迎留言交流,也別忘了訂閱支持,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!
2025/06/04
稀土真的稀?當「高科技命脈」成為政治籌碼
「稀土」這個詞乍聽之下好像是什麼罕見資源,名字裡就有個「稀」字嘛!但事實上,稀土並不稀,地殼中的含量比金銀還高,只是它們不像金礦那樣集中,分布零散、難以開採,提煉過程又容易產生高污染,所以才顯得「稀有」。也正因如此,誰能掌握稀土的產製能力,幾乎就能掌握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的一環。
近年來,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到美國,引發了外交摩擦,也讓外界質疑:這到底是國安問題?還是經濟談判的槓桿?加上烏克蘭與歐洲簽署稀土開採協議,這場看似礦產爭奪的戰爭,背後可能藏著更大的地緣政治角力。今天這篇文章,我們就來拆解「稀土真相」,看看這到底是「資源危機」,還是「政治演出」。
2025/06/03
「科技核爆」還是媒體誇大?拆解Google撤銷中華電信憑證信任的真相
最近一則新聞在網路上掀起不小波瀾,標題聳動地寫著「科技核爆!Google撤銷中華電信、行政院預設信任 引發資安合規問題」。乍看之下,彷彿資安天塌下來了,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一探究竟。身為一個在IT圈打滾多年的網站開發者,從網頁設計到伺服器架設都一手包辦,我只能說,這標題真是誇張得讓人想笑。什麼「科技核爆」?什麼「資安危機」?這不過是個憑證信任的技術問題,被媒體包裝得像世界末日。讓我們冷靜下來,拆解這則報導的真相,順便聊聊為什麼這件事對一般用戶影響不大,對IT人來說更是稀鬆平常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場「核爆」的真面目!
從小米到AirPods:我們生活中的「山寨」現象
你有沒有想過,當你拿起手邊的小米電動牙刷、淘寶上買的平價耳機,或是某個不知名品牌的充電線,這些東西背後藏著什麼故事?「山寨」這個詞,總讓人聯想到廉價、模仿,甚至有點不光彩的感覺。但說真的,山寨品早就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,從手機配件到家電,甚至連高大上的AirPods都有山寨版!它們便宜、好用,有時甚至「長得跟正品一模一樣」,但背後的邏輯卻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。為什麼山寨品能席捲市場?它們真的只是「低端模仿」,還是另有生存之道?今天就讓我們來拆解這個現象,順便聊聊我最近買AirPods Pro 2的真實體驗,還有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山寨品背後的秘密。
地球磁暴51小時!揭開宇宙風暴的真相與影響
最近,中央氣象署發布太空天氣特報,提到一場持續51小時的強烈磁暴席捲地球,引發不少討論。什麼是地球磁暴?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的情節,卻真實地影響著我們的科技與生活。從衛星導航失靈到無線電通訊中斷,甚至有人說頭痛、疲憊可能都與磁暴有關!這不禁讓人好奇:這場宇宙風暴到底有多大威力?對我們現代人來說,真的是「隱形危機」還是「無感事件」?我對媒體報導總是抱持幾分懷疑,於是決定深入挖掘,從科學角度拆解磁暴的真相,並檢視它對人類與科技的實際影響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場宇宙風暴的神秘面紗!
破解孫子兵法(七):資訊時代的策略新生
引言:提到《孫子兵法》,很多人還是會覺得這是策略界的「武林秘籍」,從古代將軍到現代CEO,誰不愛引幾句「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」來顯得高深莫測?但現在是2025年,資訊像颶風一樣席捲而來,戰場和市場的規則早就今非昔比,孫子的老套路還能通吃嗎?我看很難說!今天我們再來把《孫子兵法》的幾個核心觀念拿出來翻攪,用資訊時代的視角把它們拆得乾乾淨淨。準備好加入這場「兵法最終拆解」了嗎?來吧,讓我們給孫子來個策略新生!
AI工程師觀察孩子的成長
如果說,過去十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,是成功訓練一個圖像辨識模型,那麼,這兩年讓我真正驚嘆的,不是工作上的突破,而是家裡那個小小的生命:我的女兒。當年我們為了教AI分辨貓和狗,丟了上萬張圖片、調了無數次參數,才能讓準確率勉強上升幾個百分點。但女兒呢?從看到第一隻真正的狗,到能分辨各式各樣的貓狗,只用了短短半年、不到二十個樣本。這不禁讓我開始思考: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制,和我們以為的、以及我們設計給AI的那套邏輯,是不是根本不一樣?今天,就讓我從一個AI工程師、也是一個新手爸爸的角度,來聊聊這個讓我震撼的小故事。
川習熱線的幻象:當政治體制差異成為對話的絆腳石
每當美中關係緊張升溫,媒體總會報導「川普與習近平即將通話」的消息,彷彿這通電話能解開所有糾結的問題。然而,這樣的期待是否現實?
近日,中央社報導指出,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本週進行一對一通話,試圖緩解雙方在貿易與科技領域的緊張局勢。然而,回顧過去的經驗,這樣的通話往往未能帶來實質性的突破。
2025/06/02
當無人機如蝗蟲般遮天蔽日,戰爭的樣貌已徹底改變
想像一下,深夜裡,117架無人機從卡車上的木箱竄出,悄無聲息地飛向俄羅斯五個州的軍用機場。這不是科幻電影,而是2025年6月1日烏克蘭「蜘蛛網行動」的真實場景。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被炸得措手不及,損失據說高達34%的Tu-95與Tu-22機隊。這場堪稱「俄版珍珠港」的襲擊,讓我們不得不正視:無人機已經重塑戰爭的規則。但這真的無解嗎?我們總以為傳統防空系統能抵擋一切,可當無人機如潮水般湧來,昂貴的飛彈和高射炮還夠用嗎?別急,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場新型態戰爭的真相,以及那個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秘密武器——雷射。
為何川普針對哈佛國際留學生?背後的國安、言論與權力博弈
想像一下,你好不容易考上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,背著行囊準備飛往美國,結果卻收到一封冰冷的通知:你的學生簽證被拒了!原因?不是因為你成績不好,也不是因為你申請材料有問題,而是因為哈佛大學和美國政府槓上了。這場風波的背後,牽涉到川普政府、國土安全部、哈瑪斯、反猶太爭議,甚至還波及中國留學生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為什麼一所世界頂尖大學會被政府「斷糧」,連帶讓國際學生的夢想泡湯?這篇文章將帶你抽絲剝繭,看看這場大戲的來龍去脈,還有背後的權力博弈與價值衝突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從頭說起!
台灣交通法規的荒誕劇:輿論主導下的立法亂象
你有沒有開車經過一條寬敞到像是高速公路的道路,卻發現速限牌子上寫著50公里/小時,當下腦袋一片問號?或者聽到某個交通事故上了新聞,隔天政府就宣布要改法規,像是被輿論牽著鼻子走?這就是台灣交通法規的日常——一個被單一事件和媒體熱度綁架的荒誕劇場。每次有重大事故,政府就像被按下緊急按鈕的機器人,急著推新規定、加紅綠燈、降速限,卻很少問:這些措施真的合理嗎?會不會只是治標不治本?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的現象,看看為什麼台灣的交通法規總是「輿論越大,改得越猛」,卻讓道路越來越亂。
為什麼你明明沒空,卻還是答應幫忙?
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常嘴巴答應「好啊,沒問題」,但心裡卻在吶喊:「完了,我根本沒空啊!」?明明行事曆滿到不行,卻還是對別人的請託點頭如搗蒜。不是因為你有時間,也不是因為你特別熱心,而是因為一種潛藏的心理機制在作祟——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讓你不小心「超支」的心理帳戶。
-
我以前租房子原本是布傳統的DVR主機,將線路掛在原本的木製裝潢上,用壓條固定線,我自己買的房子有釘天花板,可以把線藏在天花板上,原本想的很美好,結果不同房間的天花板並無法連通,布DVR攝影機還是得額外從其他地方穿線,醜醜的壓條還是會有,追求完整度有強迫證的我無法接受。
-
從2019/11/26牽新車到現在2019/12/16已經開了 2000km 了,這台車油耗我大約摸清楚了,我開的是2020年式 All-New Mazda3 , 四門版BOSE旗艦版 ,如果有開四代馬3的朋友,只要是這具 2.0 Skyactive-G 汽油引擎,搭配6速手自排...